2月24日,是四川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Ι级应急响应整整一个月的日子。
在这一个月中,我们的农业产业到底经历了什么?现在又如何?疫情对产业的影响有多大?
记者首先采访调查了我省的畜牧产业。
生猪
存栏上升,年出栏6000万头任务没问题
“公司养猪场受疫情影响较小,目前每月销售量1万头左右,处于正常状态。”2月23日,仪陇温氏畜牧有限公司负责人雍茂龙告诉记者,公司以养猪为主要业务,“前几天,省农业农村厅为集团在省内的公司颁发了通行证,现在物流已经恢复至畅通。“
记者从省内各大生猪养殖企业得到消息,目前均按计划进行生产。“估计在3月初,我们从法国引进的1114头原种猪将包机运回国内,届时将在位于山西省的种猪隔离场进行45天的隔离后,再运回四川。”2月22日,四川省丽天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郑诚告诉记者,年前公司从法国引进购买的原种猪,将会按照原定时间从国外运回。

法国引进的种猪。
记者从眉山市农业农村局得到的数据显示:眉山全市1月存栏生猪67.28万头,其中能繁母猪6.91万头,环比分别增长5.09%、4.22%。目前养殖户补栏积极,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稳步回升。”全市104个在建规模猪场已复工27个,力争2月底前符合条件的实现全部复工。“该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苏学文22日告诉记者。
全省的情况也和眉山相似,据各地农业农村局反应,各地在建规模场正有序复工。养殖场户补栏积极性增强,但猪源供应偏紧,致仔猪和母猪价格持续上涨。据2月14日我省生猪预警显示,仔猪价达到68.05元/公斤,母猪价达到2640元/头,均环比上涨。

仁寿县卓阳农牧有限公司养猪场的能繁母猪。
据统计,1月全省生猪存栏2900万头,生猪出栏380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280万头。1月,全省规模猪场存栏环比增长6.74%,连续3月存栏保持上升且上升幅度逐步扩大,其中能繁母猪的存栏环比增长6.1%、连续4个月保持上升的态势,新生仔猪存栏环比增长3.23%。”我们有信心全年完成6000万头的目标任务。”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毛业雄21日表示,目前是疫病高发季节,正在抓紧落实春季重大动物集中免疫的各项措施。
家禽
销售量价双升,禽类养殖信心恢复
疫情发生后,因运输渠道受限、饲料供应不上、活禽交易市场关闭等,省内禽类养殖行业受到疫情影响较大,曾出现无害化处理鸡苗鸭苗、鸡鸭价格猛跌、养殖户严重亏损等现象。
四川农村日报先后通过报纸和新媒体先后以《”鸡司令鸭司令“挺住 熬过冬天就是春》《柑橘卖不出去!牛要断粮了......农民急盼打通村道“肠梗阻”!》为题报道疫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为广大农业生产者呼吁。

在此情况下,各部门下发《关于确保“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正常流通秩序的紧急通知》《关于做好当前我省“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的通知》等文件,要加快生产恢复、满足畜禽养殖饲料需求。
随着疫情的缓解,屠宰企业的复工以及交通绿色通道的逐步畅通,家禽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也一天天向正常区域靠近。

眉山温氏畜牧有限公司种鸡场。
记者了解到,眉山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和丹棱巨星禽业有限公司已连续多日平均销量达到5万只以上,销售价格进一步回升。“目前公司在省内每天禽类销售量在15万只左右,处于正常水平,活鸡销售价在4.5元/斤左右,处于亏损状态。虽比往年下降,但是也正逐步回升,估计随着疫情逐步缓解,价格会恢复至6.1元/斤,停止亏损。待到活禽销售放开后,价格会恢复正常。”2月23日,西南温氏副总经理苏杨告诉记者。
饲料
产量恢复、道路通畅,饲料供给有保障
疫情发生后,由于饲料公司复工延迟,道路受阻,多地养殖企业出现了饲料断供的情况。同样作为民生保供企业,记者了解到,在各级政府的协调下,各地饲料企业大部分已复工,正有序恢复正常运营,为养殖企业提供”粮草“保障。

四川省畜科饲料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打包预混料。
“现在公司在成都各地的饲料厂已全面复工,每天产量能达到30吨到40吨左右,比正常产量下降一半。”2月22日,四川省畜科饲料有限公司生产基地负责人刘向安告诉记者,公司主要生产饲料生产所需的预混料,“随着各地饲料厂恢复正常,相信销量在近期内能上升。”

双胞胎集团西南公司饲料厂外等待装运饲料的货车。
记者从双胞胎集团西南区总经理余忠处了解到,从正月初六复工以来,双胞胎集团在四川省内的产销量为每天2000吨,基本达到正常水平。“在正月初十之前,在宜宾、泸州、达州、绵阳等地都遇到了交通受阻的情况,经过当地政府协调沟通,以及省农业农村厅通行证颁发后,现在已经通行正常。”
记者了解到,目前饲料生产原料玉米和豆粕价格普遍上涨,“豆粕价格上涨7%-8%,玉米价格上涨5%。前期公司决定暂缓上调饲料价格,暂缓十天后,才将饲料价格上调。”余忠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