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遂宁一老人酒坊门口摆摊卖鸡鸭遭老板暴力驱赶,将鸡鸭丢到大街上,还用水龙头冲湿老人,网友:太过分了。
老人连躺平的资格都没有。

当下年轻人的“躺平”心态正在遭受一些主流媒体抨击,但是这些媒体有没有想过年轻人的躺平心态不是因为不努力,而是努力了太长时间发现不管自己再怎么努力,再怎么996,这工资涨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
索性直接安于现状安于享乐算了,毕竟努力的目的不也是为了如此嘛,难道早一点进入这样的状态不好吗?
但是想问问一些媒体,是不是过于关注年轻人的生活而忽略了很多老人了呢。
如今仍然有很多农村的老人已经七八十岁了还在为了生存而奔波着,相比于年轻人来说他们连“躺平”的“资格”都没有。每天都在为生活奔波,直到自己干不动的那一天为止。与此同时还会遭受到一些不公的对待。

就拿近日在四川遂宁的一位老人来说,老人只是将摊位摆在了一个酒坊门口,于是就遭到了老板的暴力驱逐。
这位老人看起来差不多六七十岁的样子,担着几只鸡鸭就来到这个地方想要换点钱,也许是将摊位摆在了酒坊门口惹怒了老板,于是就遭到了这样不公的待遇。
这位酒坊的老板看到老人将摊位摆在自己的门口,觉得老人挡了自己的生意,于是在辱骂老人几句之后就将老人的鸡鸭直接丢到了大街上,同时还拿起水龙头冲湿了老人的衣服。

老人看到自己的鸡鸭被扔就着急忙慌地去抓鸡鸭,完全没有在乎酒坊老板的态度,看着老人的行为感觉他像是在诉说着:“赶我走可以,鸡鸭不能丢。”
随后抓回鸡鸭之后老人就一个人呆呆地站在大街中央。
酒坊老板和老人发生的争执引来诸多群众围观,很多人见到这一幕都觉得非常愤怒,有的人指责老板的不是,也有人在安慰老人。
试想如果这位老人是你的父亲,一个人在外受到这样的“待遇”,做儿女的该有多心酸。

很多时候同样的事情做出不一样的选择结果就会大相径庭。而这位老板却选择了最不应该选择的方式。
记得曾经刘强东在一次论坛上说过这样一段话,大致意思是:
咱们和外国人做生意有很大的区别,距离来说当外国人开了一家加油站,那么别人的外国人一定会在旁边开了一个超市、餐厅、洗车行等等;到了咱们这呢,如果一个地方开了一家加油站,那么过不久另一个人绝对会在对面或者旁边开另一家加油站,而且每个加油站自己还得开个超市,然后在弄个洗车行,知道区别在哪了吗?
引用刘强东说过的话并不是为了证明这家酒坊老板怎么样,而是觉得卖酒的和卖鸡鸭的并不冲突。

在这件事情酒馆的老板完全可以采用另一种方式,如果在自己门店门口给老人一处地方供他卖鸡鸭。很多过来买鸡鸭的市民会不会顺便买一点酒回家呢。
有的时候一件事情有多面性的,你帮助了别人的同时,也许别人也在帮助呢。或者说你成就了他人,他人也在成就你不是吗!
有的时候做人狭隘无所谓,但是做生意不能如此,就像网的评论一样:老板格局小了。
你们觉得呢?